看著新聞報導中令人震驚的事件,
隨著數字的攀升,心頭揪了好幾回,
打開手機,看到傷亡名單,
不由自主點下去想一探究竟,
沒有看到熟識的名字,
卻看到更讓人傷心的敘述,
「女性,待查,頭顱破損無法辨識」
「性別不詳,僅下半身」
人在面臨死亡時,
不僅什麼都帶不走,
連想要留下的,
都可能無法如願~
那麼,如果是我,
我想要留下什麼給我的家人呢?
鋼琴課有一對兄弟檔學生,
因為父母工作無法接送,
每次都是阿嬤帶他們坐公車或計程車來上課,
阿嬤常常稱讚我:
「老師你好厲害,有小孩家裡還這麼乾淨,你很會收捏。」
幾次聊天後,
阿嬤也大概了解整理、少物這些我的基本原則。
後來有大約兩個月,阿嬤都沒有出現,
再次見面時,
阿嬤表示她最近忙著幫她的妹妹辦後事,
又說道妹妹家裡有著堆積如山的東西,
妹妹的女兒前幾天跑來找她,
哭著說道:「阿姨,房子我已經整理了一個禮拜都整理不完,媽媽的東西丟了不是,留也不是,我好痛苦,怎麼辦⋯」
阿嬤心疼外甥女,面對媽媽的遺物,
要捨棄覺得對不起媽媽,
要留下又是負擔,
不整理房子也沒辦法做其他用途,
真是讓人煩惱,
阿嬤話鋒一轉:
「所以老師,你這樣做真的是很好,
只留下需要的,少少的就可以過日子,
我現在也一直在丟老家沒用的東西,
不要再給孩子以後添麻煩了。」
阿嬤還告訴我另一個故事,
在家鄉有一個醫生娘,
為人謙和有禮,對待鄰居親友十分大方,
家裡櫥櫃內收藏著許多名貴的杯盤器皿,
但她自己都捨不得用,只用最便宜最舊的,
她覺得那些好物是以後要留著給兒子用的。
後來醫生娘生病走得突然,
兒子繼承她的房子,
帶著媳婦住了進來,
那些以往被醫生娘視為珍寶、捨不得用的物品,
媳婦看都沒看就全部丟掉了,
真的是好浪費啊⋯⋯
阿嬤娓娓道來這些發人省思的故事,
能怪那個媳婦嗎?
在媳婦看來不過是一些杯子盤子罷了,
也不是自己喜歡、適合的款式,
為何要留呢?
自己喜歡的,就要自己拿來用,
只要跟物品連結的「你」不存在了,
物品的價值也就喪失了。
因為你心裡的寶,也許在別人眼中是垃圾呢!
當一切歸於塵土,
當那日臨到時,
願我們留給家人的,
是真實的回憶,
是良善的力量,
是美好的身影,
而不是沈甸甸的負擔~
願神安慰、垂憐,
願平安常與我們同在~
#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